如果說創意是煙花的靈魂,那效果件就是他們的身體。想要在空中綻放光芒,靈魂和身體必須同時在路上。在制藥廠的零件生產線,機械化設備逐漸增多,在給產業增產增效的同時,給員工帶來了更大的安全保障,讓傳統手工業像煙花般綻放。
——《小東采訪日記》
如果一個人對一項工作從喜歡到熱愛,再到充滿期盼,那么可以說,他不僅是勤勉的,也是幸福的。談到自己是如何走上這個心路歷程時,零件生產線的梁忠軍表示,自從看到各種機械化設備慢慢滲入純手工的工作崗位,他打內心感到高興。因為這不僅給生產注入了新動力,也讓整個行業煥發了新活力。暢想著企業美好的前景,他發覺自己對這份工作愛得愈發深沉。
談起自己的工作,他的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愛。
梁忠軍:我喜歡這個工作,覺得做這個事情能讓我感到開心。煙花是瀏陽的一項標志,帶來了很多的發展機會,我能在這個行業里發光發熱,看到從我手里生產出來的產品走向國際,在天空中綻放,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。
正是因為梁忠軍的這份熱愛與堅持,從1999年梁忠軍進入到煙花爆竹制造行業,在零件生產線上工作,他的家人就23年如一日的始終支持他、陪伴他,在這個行業這個崗位繼續走下去。
小東:根據您23年在崗時間來看,零件生產線最顯著的變化是什么?
梁忠軍:那肯定是從純手工制作變成了“人機分離”。那個時候的零件生產線還是最原始的手工制作,需要人工去捶打鍛煉藥物,人和藥物、機器都是近距離接觸的,危險性較高。公司引進了機械化設備,全程只需要人站在車間外面操作設備,制作完成再去車間內拿出來就行。機械化設備拉開人和藥物的距離,人和機器分離,讓機械化時代下的人得到更多的保障,更大程度地保護工作人員,提高安全性。
但是在科技和傳統相互碰撞的時代,生產一線的部分員工對“機器換人”這類話題充滿了恐慌。
對此,梁忠軍認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,機械化設備的引進能給煙花這個傳統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保障。而且機械化設備的高效始終都是為人服務的,它不僅能給員工提供更強而有力的安全保障,也能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。
梁忠軍:在純手工制作的時候,每天每人能出十公斤就已經算得上是效率高了?,F在有了機械化設備后,每天每人可以出八九十公斤,生產效率打著滾的往上漲。
這種高效推及到其他生產線和生產環節,能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可想而知,對整個行業發展的推動力也絕對超乎想象。
小東:那機械化設備引進后,您覺得會使人對工作放松要求嗎?
梁忠軍:如果因為有了機械化設備就對工作產生懈怠,那只能說對工作缺乏責任感和信念感。再好的設備也要人去操作,操作不規范、不得法,就不會達到理想效果。
梁忠軍認為,在煙花爆竹制造這個行業,操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是必不可少的,用科學的方法,按照流程,規范地去工作,這樣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。有了設備之后,人需要和設備磨合,就更需要提高警惕,在工作時全神貫注。
梁忠軍:從我自己的崗位要求來說,在使用設備時不用“蠻力”操作,盡量避免摩擦,時刻關注藥物的變化,關注天氣情況,超過溫度32就停工,隨時注意保持濕度并且消除靜電。雖然我在這個崗位一做多年,但這些經驗只能幫助我更好的把握藥物脾性,更清楚操作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地方,再細心、嚴格的按照規矩去做事,全方位把控操作過程,能做到安全高效生產。
如果一開始,梁忠軍只是對煙花的熱愛,那么到現在,就是他對整個煙花行業繼續注入科技創新的期盼。作為煙花爆竹制造行業的一員他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,在他眼中,煙花作為中國的傳統手工業,需要一代代人繼承和發揚,這是一個不斷提高不斷創新的過程,他期盼著隨著企業的轉型升級,煙花制作這個傳統手工業能不斷攀登新臺階,達到新高度,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。